侘寂風(WabiSabi)近幾年在家居設計中備受追捧,它以自然、質樸、殘缺的美學為核心,追求時光流逝帶來的獨特韻味。想要打造真正的侘寂風空間,墻面處理是關鍵,而藝術涂料品牌的做舊效果正是實現這一風格的靈魂。今天分享5種藝術涂料的“神仙玩法”,讓你家的墻面瞬間充滿故事感。
1.斑駁褪色:用時間感詮釋不完美
侘寂風的核心在于接納不完美,而斑駁褪色的墻面能直接傳遞歲月沉淀的痕跡。
操作技巧:選擇啞光質感的石灰基涂料,先用淺色打底,待半干時用海綿或干刷蘸取深色涂料輕拍,模擬自然褪色效果。重點區(qū)域(如墻角、窗邊)可反復疊加,形成深淺不一的斑駁感。
搭配建議:搭配藤編家具或亞麻布藝,弱化人工痕跡,突出自然氛圍。
2.紋理疊加:創(chuàng)造觸覺層次
單一平面難以體現侘寂的肌理美,通過不同工具疊加紋理,能賦予墻面生命力。
工具推薦:麻布、粗毛刷、刮刀甚至樹葉都能成為創(chuàng)作工具。例如,用刮刀將水泥涂料厚涂后,趁未干時用麻布按壓,形成類似夯土的顆粒感;或用稻草漆混合細沙,用粗毛刷畫出不規(guī)則的線條紋理。
進階玩法:局部嵌入天然材料,如碎貝殼、木屑,增強原始感。
3.漸變褪色:模擬自然侵蝕
人工做舊最忌刻意,模仿風吹日曬的漸變褪色能讓空間更顯松弛。
操作步驟:從頂部向下涂刷時,逐漸減少涂料用量,讓顏色自然變淺;或用噴槍在邊緣處制造朦朧過渡。建議選擇大地色系(如米灰、陶土色),避免高飽和色調破壞侘寂的沉靜感。
避坑指南:每層涂料干透后再疊加,避免顏色混合渾濁。
4.局部留白:給空間呼吸感
侘寂風講究“留白”,墻面不必全部覆蓋,適當裸露基底反而更顯真實。
創(chuàng)意實踐:在水泥漆涂層上,用砂紙打磨出大小不一的空白區(qū)域,露出底層膩子或磚墻;或用防水石膏板做局部鏤空,內嵌微水泥,形成材質對比。
點睛之筆:在留白處點綴手作陶罐或枯枝,呼應殘缺美學。
5.拼色碰撞:低調的層次游戲
誰說侘寂風只能是單一色調?相近色系的微妙差異反而能提升空間質感。
色彩公式:灰白色+陶土色、米咖色+冷灰、燕麥色+深褐,選擇明度相近但冷暖調不同的顏色。涂刷時以不規(guī)則塊面拼接,邊緣用濕海綿暈染,避免生硬分界。
適用場景:適合客廳背景墻或臥室床頭,搭配棉麻窗簾或原木家具,低調中透出高級感。
侘寂風的靈魂:材質與時間的對話
藝術涂料品牌的做舊效果并非單純模仿破敗,而是通過材質表達對自然的敬畏。施工時需注意兩點:
1.克制用色:以灰、白、棕為主調,避免亮色破壞氛圍;
2.保留手工痕跡:機器噴涂過于規(guī)整,手刷的“不完美”才是精髓。
無論是新房裝修還是舊房改造,這5種方法都能讓墻面成為空間的敘事者。無需追求極致工整,大膽嘗試,你會發(fā)現:所謂高級感,恰恰藏在那些粗糲、斑駁與不確定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