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去年某乳業(yè)品牌砸了800萬做春節(jié)營銷策劃品牌,結果ROI不到0.3,市場總監(jiān)被連夜撤職。但沒人敢說真話——這口鍋不該他背,而是策劃案里埋了三個‘合法陷阱’。今天冒著被行業(yè)封殺的風險,扒一扒百萬級方案里那些見不得光的潛規(guī)則。”
Bug 1:數(shù)據造假已成行業(yè)疫苗(??永蠈嵢?
案例:某美妝品牌618投了200萬KOL,事后發(fā)現(xiàn)60%的互動是機刷,連“懷孕寶媽”人設的博主都是摳腳大漢。
黑話翻譯:
“全網曝光5億”≈把同一用戶刷到10次也算10次曝光
“精準觸達目標人群”≈在三四線城市城中村貼滿廣告
甲方自查指南:
① 要求提供博主后臺登錄權限(真數(shù)據敢給賬號密碼)
② 用第三方工具掃描互動賬號(50%以上三無小號直接報警)
Bug 2:ROI注水比奶茶還狠(明面賺1塊,暗虧3塊)
騷操作拆解:
把自然流量計入campaign效果(天貓店日常銷量包裝成活動爆發(fā))
用0利潤秒殺品沖GMV(9.9元賣茅臺,ROI能飆到10你敢信?)
私域用戶反復收割(同一批人拉5個群,每個群都算新流量)
真實案例:
某教育機構投了150萬信息流,表面ROI 1.8,實際剔除老學員復購后只剩0.4。
Bug 3:策略抄襲比論文查重還野(90%的創(chuàng)意是Ctrl+C)
行業(yè)現(xiàn)狀:
4A公司買斷某數(shù)據平臺權限,專扒海外3年前案例
乙方比稿方案里,連甲方去年的slogan都敢照搬
魔幻現(xiàn)實:
某車企發(fā)布會創(chuàng)意,從特斯拉2018年方案改了兩頁PPT,報價暴漲30萬。
反抄襲攻略:
① 用Google搜英文關鍵詞+時間限定(抄國際案例一抓一個準)
② 查乙方往期方案,連續(xù)三個客戶都用“品效合一”的趕緊跑
甲方反殺指南(手把手教學)
合同里加“數(shù)據脫褲條款”
效果未達標,乙方必須開放所有后臺數(shù)據權限
造假超過20%,尾款自動轉成違約金
埋暗樁測試
在推廣素材里藏特定口令(只有真人用戶會觸發(fā))
某食品品牌用“冰箱第3層”當暗號,揪出70%機刷流量
分期付款玩心跳
30%尾款按效果階梯支付(ROI 1.0以下不給錢)
某數(shù)碼品牌用這招,硬生生從乙方口袋里摳回80萬
更多的營銷策劃品牌資訊可點擊財富500強查看。